世上最亲是奶奶-当前热议

时间:2023-04-05 10:26:16来源:齐鲁壹点

文|赵文华


(资料图)

奶奶赵梁氏,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脚老太太。

奶奶是一个极爱干净的老太太。在那个贫穷的时代、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,艰苦的生活环境依然妨碍不了奶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饭堂里的餐桌是爷爷用四根一般粗的槐木棍作为桌子腿、几块稍显平整的木板作为桌面制作而成,又找了四根稍微细点的木棍,在桌腿中间位置固定作为支撑。

奶奶则把麦秸切成一般长短,洗净晒干后扎成一束一束的,再把一束一束的麦秸固定在餐桌中间的支撑木棍上,形成了一个二层的置物架。

奶奶把洗净的碗筷整齐地摆放在这里,大小不等的餐具分类排列,每一类餐具都是根据花色同一朝向摆放。

桌面上放着两个坛子。

一个是白底青花的,里边放着咸盐,盐是从走街小贩手里购买的大颗粒盐,用碾子碾碎后存放到坛子里。

盐罐里常年埋着两三块豆腐块大小的肥肉,有时候都生了绿毛,但也只有在贵客到来时,奶奶才舍得拿出一块;

另一个坛子通身都是暗红色的,里边放着半坛子小干鱼,同样也是为了待客储备的。

奶奶每天都要擦拭一遍,坛子被擦得锃亮。

我有好几次经不住诱惑,偷了奶奶的小干鱼用火烤了吃,趁奶奶回来前扔掉鱼头鱼刺、熄灭炭火,当时还庆幸没被奶奶发现——长大后才知道,奶奶不是没有发现,只是装作不知:

宝贝似的小干鱼奶奶数得门清,少了几条奶奶哪能不知道;

炭火可以熄灭,但萦绕在屋里的鱼腥味一闻即知啊。

鸡叫三遍是奶奶起床的“闹钟”,奶奶总是准时起床为一家人准备早饭。

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洗脸梳头。

温水洗过脸,奶奶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,在脑后盘起来,用一个小网网簪住,然后伸手在灶台前脸上抹了一把灰,抹在整理好的头发上——

行文至此,真的好心疼爱美的奶奶,竟用一把草木灰来遮掩满头的白发。

还有奶奶帽子上状如绿宝石的饰物,以我们的家境,肯定不是真的宝石,无非是一个塑料物件,可奶奶总是爱不释手,擦了一遍又一遍。

爷爷身上的粗布衣衫,总是被奶奶打理得干干净净。

奶奶用白瓤地瓜去皮捣碎,榨出地瓜汁,放到一个大盆里,汁水沉淀风干后就形成了淀粉(具体的制作过程记不清了,基本程序是这样的)。

奶奶再用水稀释淀粉,把洗干净的白色衣物放到里边浸泡,然后捞出晒干。

经奶奶这样处理后的衣物格外板挺干净。

除了下地劳作,无论是赶集上店,还是走亲访友,抑或是站在街头闲聊,爷爷的穿着总是最干净利索的。

用奶奶的话说,日子再苦,也要精精神神的,不能过邋遢了。

四岁的时候,娘去世了,撇下我们兄弟三个:哥哥、我、弟弟(母亲去世时弟弟刚刚出生半年,实在无力抚养,后来送给了青岛的一个远房姑姑)。

自此,奶奶成了一生中最亲的人、最温暖的港湾。

冬日放学回家,便有奶奶热热的饭菜和炕头,晚上钻到暖暖的被窝里,奶奶还要多次给掖好蹬开的被子。

晨起去学校早读,奶奶便早早起床生起火盆,把我们要穿的衣服烘烤热乎后放到被窝里。

去镇上中学读书,每个周六回家是我最盼望的时刻,一则是想家、想念奶奶,再则就是每次回家都有奶奶给准备的好吃的。

每到周六下午,因为没有钟表,奶奶便数次到通往镇上的大路张望,直到接到我,再拉着我的手一块回家。

从大路到奶奶家需要经过一个陡坡,虽然坡度不大,但对于年迈的小脚奶奶来说却是难度很大。

常常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,下坡时屁股着地,一点一点滑下来。

锅里的饭菜怕凉了,每间隔一段时间,奶奶就点上一把柴火,让饭菜保持恒温。

等我回来洗手洗脸后,第一时间就可以吃上热乎的饭菜。

中学毕业后去邻村的前芦小学做代课教师,学校离家三里地,每天中午我都回家吃饭。

每次踏进家门,正在烟熏火燎的灶房中忙活着的奶奶,便放下手里的活计,凑到我跟前,小心翼翼地唤一声“羔羔”,试图和我说会话。

挂记着翻看刚买的杂志,或是急着给各地的文友回信,每次都是不耐烦地拒绝奶奶。

奶奶去世后,我再次踏入家门时,蓦然发现,灶间不见了忙碌的奶奶,不见了热气腾腾的饭菜,灶上的大铁锅空空荡荡、冰凉冰凉。

黯然回到自己的小屋,躺在床上,却再也不见奶奶凑上来的笑脸,再也没有人近前唤自己一声“羔羔”,再也没有。

在奶奶的认知里,白面白菜猪肉馅的饺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食物。

早些年的时候,只有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才会吃一顿这样的饺子。

依稀记得有一年到了年三十还没有制作饺子馅的白菜,后来是前小河崖村的大姨给了两棵救急。

实行生产责任制后,日子发生了巨大变化。

冬日的一天,奶奶早早起床,和面、切肉、剁白菜,等我们一起床就吃上了喷香喷香的饺子——

馅是用白菜心剁的,咬开饺子,里边有好多好多的肉。中午和晚上的饭依然是饺子——

奶奶这一天竟然包了三顿饺子!

出去疯玩的大哥回来一看,有点恼:怎么又是饺子。

奶奶作势要打:小王八羔子,看你烧包的。

能让亲人一日三餐吃上白菜猪肉馅的白面饺子,奶奶的心里一定是无比自豪。

多少年来,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白菜猪肉馅的饺子。

单位斜对面,曾经有一家农村夫妇开的饺子馆。

饺子馆面积不大,是在两间简易铁皮屋里开设的,其卫生状况也不敢恭维。

可是,一次偶然的机会吃过他们家的饺子,我便迷恋上了那种味道——

他们家的白菜猪肉馅饺子简直就跟奶奶包的一个味。

经常会在中午下班后,一个人来到这里,寻一个角落坐下,要一份白菜猪肉馅的饺子。

熟悉的味道中,仿佛看到奶奶就坐到对面,笑吟吟地看着我大口吃着喷香的饺子。

缺失了母爱,但从没缺失做人的教化。

“不要妄自菲薄”“非礼勿听、非礼勿视”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,奶奶不懂这些道理,但她却用自己独特的逻辑和语言时时刻刻教育我们好好成长,好好出息,时时刻刻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规范:

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定不能要;

站有站相坐有坐样,不要歪三斜扭;

吃饭的时候不要筷子老长去夹别人眼前的菜;

进别人家门的时候尤其是夏天,要先佯装咳嗽几声,让人家也好有个准备;

别人开抽屉时要主动背过身去,等等。

一等人用眼教、二等人用话教、三等人用棍教,这是奶奶常说的口头禅。

奶奶应该是希望我们更懂事一些,更懂得怎样做人,更善于去洞察人和事,而不是让我们去学会察言观色、溜须拍马。

我也常常反观自己的所作所为,发现好多习惯都是奶奶从小教给的。

都说世上最亲的是娘,其实奶奶您也一样。

这两句歌词唱出了我的心声:

奶奶,您养育了我,教育了我,您慈祥的笑容,时常在我思念的泪水里。

您就是世界上我最亲的娘。
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
关键词:
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